隨行的話

【隨行的話】郊野不只是避風港

近幾個月,武漢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在政府實施禁令的情況下,香港的郊野成為了大家唯一的避風港。

隨行的話, 行山指南

【行山指南】行山路線簡介說明

以下是使用本網站路線簡介時的詳細說明︰ (I) 路線評級及資訊的使用 意外及迷路風險 85% 這項「意外及迷路… 閱讀全文【行山指南】行山路線簡介說明

隨行的話

【隨行的話】回看山下不一樣的2019

對於香港人來說2019年很漫長,當中有很多人和事都不會讓我們忘記,這些事情亦應該要好好記錄下來。至於我們這一年做過的事,相比起香港人實在很微不足道,但我還是想把它好好地寫下來。

隨行的話

【隨行的話】如果填去船灣滿載的回憶

之前有大學的研究報告建議政府把船灣淡水湖填平,用作換取土地興建住宅單位,解決土地不足問題。就有關報告,筆者曾經在專頁發表了曲線的抽水言論,還有新聞媒體跟我做了一個訪問。平時筆者很少在網絡平台或公開地方發表社會議題,為什麼今次特別引起我關注? 原因是船灣淡水湖對我來說,不單只是一個水塘,而是一個盛載了筆者童年回憶的地方。

隨行的話, 行山指南

【隨行的話】請把禮儀一併帶下山

一個月前,看了一位台灣朋友在香港旅遊後的一篇感想,當中提及到香港人的生活節奏很急促、待人不友善及房價高等問題。他在香港短短的逗留時間裡,卻看到比我們更「真實」一面的自己。一篇很值得我們思考的文章,是一個台灣人眼中的香港。他是寫給台灣人去看,但我覺得更值得香港人去看。

隨行的話

【隨行的話】如何看待「唔難行」的中伏路線?

近幾年,筆者覺得行山的人多了很多,每逢假日著名的山徑如龍脊、釣魚翁等等總是擠得水洩不通,假日去行山就好像去行旺角和銅鑼灣一樣,要排隊下山的情景屢見不鮮。究竟點解會有這樣的行山瘋潮呢? 好多人或者第一時間會歸咎於傳媒或報章的報導,有人話原本一個「隱世」地方一旦被傳媒報導就會變成「獻世」。就此而言,筆者對傳媒朋友們把隱世風景公諸於世推介給山友的行為並沒有什麼反感,亦不想在此談論對錯,反而想深入探討一下前往這些隱世地方的難易度被錯判或誤導,引致行山意外頻生的問題。

隨行的話, 賞芒草

【芒草追蹤】「芒」全部都係「芒」… (持續更新)

***愛護郊野,記得帶走自己帶去的垃圾*** 又黎到芒草盛開嘅季節,各大媒體及群組全部都係大東山芒草相片同文章,就連平時唔行開山嘅你都可能會蠢蠢欲動。想行山賞芒,但又唔想去最熱門嘅大東山同人迫又點算? 如果我話你知香港其實好多個山頭都有好靚嘅芒草睇,你又會唔會考慮去呢?

隨行的話, 行山指南

【行山指南】郊遊遠足的分級指南

我們有1-10級難度的級別,並分為郊遊、初級、中級、高級及資深五個類別,然後我們會因應郊遊熱點或遠足山徑的路程長短、所需時間、路線清晰度、上落幅度及危險程度作出評級。另外,路線中有沒有退出路線及補給點亦會影響評級。

遊記, 隨行的話, 賞花

【精選文章】美麗背後 油菜花田的「螺」生門

近期最有話題性、最熱門的郊遊活動莫過於走到大埔沙螺洞賞花。自從沙螺洞村被網誌及新聞報導發現有盛開的油菜花田後,每一日都吸引了數以百計的遊人前來,風頭一時無兩。正所謂人紅便會是非多,很快便有人出來揭發原來這塊油菜花田是非法耕種,而且破壞生態自然環境,是有人想從中得益的一場把戲。空穴來風未必無因,被揭發者當然走出來辯護,他們是被發展商欺騙,也是受害者。由當初一道被受注目的美麗場景,卻演上了一場「羅生門」的好戲。

隨行的話

【精選文章】零下啟示

過了一個嚴寒週末,今天香港的天氣終於和暖起來,也是時候回想在過去寒冷得要命的數天曾經留給大家一些什麼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