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

【今集專訪】《以山會友#4》驚Hike及航拍攝影師Zen

《以山會友》第四集【驚Hike態度 ‧ 橫洲】

【本集內容簡介】近年行山抱著「勇」字行頭的人不在少數,導致不少行山意外發生。其實行山最基本要學識「驚」,今集我們邀請了「驚Hike」谷主Cyrus跟我們分享一下什麼是驚Hike態度,還會跟同行的航拍攝影師Zen交流一下航拍心得。

FM04 - screenshot2

隨我行(“隨”):Cyrus,首先想問你為何當初會決定成立「驚Hike」?

Cyrus Tsang (“C”): 主要是因為我平時自己一個人行山,會覺得有點悶,便想聯絡其他人。偶爾會想踏足一些未去過的外島,出海租船或租艇需要相約一班人,如果一個人很難成事,因此便成立了一個群組,嘗試召集一班志同道合的人。透過結伴同行,共同探索,尋找行山的樂趣。

隨: 「驚Hike」是甚麼意思?

C:「驚Hike」是一種行山態度,主要覺得行山會有一定的風險。如果大家識得驚,會比較小心一點,當遇到困境時,會懂得冷靜面對,亦可以提升自信。

FM04 - screenshot10

隨:你在舉行一個大型活動時,有沒有遇到困難?

C: 當人數多的時候,風險管理要更加謹慎,安排上更需要顧及團友的能力和差異。文書上會很多功夫,不論船費或入帳,甚至管理上有困難。有時需要召集大家影合照時,也會走得很散。在此我想多謝Carrie, 她很幫忙,分擔了不少文書上的工作。

FM04 - screenshot7

隨:你舉辦了多次活動,那一次是令你覺得最驚? (第五集內容)

C: 記得有一次前往果洲群島,由觀塘碼頭出發。開船不久後,駁艇船家致電打來告知駁艇的機件壞了,需前往西貢修理,但不知需要修理多久,並著我嘗試尋找其他船家。那次很幸運,我很快便找得到船家。但想到要向超過一百人交代事情,很擔心行程有變,那一次經歷最驚。

FM04 - screenshot11

隨:「冬日城門‧針山‧草山」得到了先進動態影像航空攝影金獎,能否在此分享一下你的拍攝心得?為何你會選擇這幾個地方作為題材? 

Zen Ho (“Z”): 當時想起,去年夏天的時候拍攝過城門水塘,本身對於城門水塘的印象很深刻,也很想前往附近的針山拍攝,務求可以完整一些。想起整件事,其實也是無心插柳,上到針山時發現天氣不是太好,有點灰矇矇。因此航拍片特意增加了一些飛行技巧,如果只拍攝風景,效果可能不太理想,怎料拍出來的效果很不錯,是近一年或半年內,其中一條我覺得滿意的影片。參加比賽時,本身也是抱著志在參與的心態,怎料到最後獲得了金獎,整件事我也覺得很幸運。

FM04 - screenshot8

隨:我們看過你的片段,發現你所拍的片飛行動作很美,令人嘆為觀止,能否在此分享一下操控航拍機心得?

Z: 個人覺得,其實也不算是一些十分困難的事情,有幾方面因素。第一,可能自少是一個宅男,比較喜歡打遊戲機,手指可能比較靈活。另一方面,我除了玩航拍機外,也有玩穿越機。玩穿越機對於操控的靈敏度,以及反應方面也會比航拍要求高得多。透過練習穿越機,拍出來的航拍片可能會比較豐富,以及較多變化。第三,主要是透過練習,除了前往景點拍攝外,平時在不是拍風景的時候,也要多練習不同的操控方法。到正式拍攝的時候,便可以有多點變化。隨︰現在也經常用穿越機練習嗎? 主要在初期玩航拍的時候,會用穿越機練習,這對於機體的性能,以及操控的手感也會有幫助,會掌握得較好。

FM04 - screenshot9

隨:接下來,你有沒有想拍攝的香港地方? 

Z: 除了考慮地方外,也想尋找更多不同的主題拍攝,主要想去一些未去的地方,例如鳳凰山,該處以日出及雲海著名。主題方面,除了拍攝日間的景色,也想拍攝晚上的景色及日出、日落等主題,甚至希望有機會可到外國拍攝不同片段。

隨:之前有否跟「驚Hike」團行山?有沒有一些驚險的行山經歷可以分享?(第五集內容)

Ling Keung (“L”): 其實有點不好意思,「驚Hike」成立以來只是跟過一次團,因為我太害怕參加他們的活動了,自知能力有所不及。他們的活動有時要綑邊,我又不懂游泳,所以我不敢跟他們的團,所以只跟過他們去了吉澳一次。

FM04 - screenshot12

隨︰有沒有一些趣事或特別經歷可以分享? (第五集內容)

L: 自己行山試過幾次很”驚”的經歷。一次是前往台灣鳶嘴山,當時大風大雨,而且現場是懸崖,需要用到吊繩輔助。我當時腳不能著地,台灣的朋友是一直輔助我,才能成功下山。另一次,在香港科技大學後面,現場也是懸崖,我不懂游泳,有一個位置我真的過不了,令我很驚,如果掉下去一定必死無疑。當時我先生想要拉我過去,但礙於自己身形所限,怕自己處理不了,整個人也怕得顫抖了,猶幸我最後都完成了。另外最驚險的一次是前往黃牛石城,前往天窗石。不知何故心血來潮在這裡玩壁虎功,連我先生也不敢這樣做,但我竟然這樣做。我不小心從上面掉了下來,幸好卡在中間空隙,如果出了意外,恐怕也不能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了。

+++專訪後感+++

《驚Hike谷主Cyrus專訪》

我一直非常認同驚Hike群組「行山要有識驚的態度」的宗旨,因為識驚便會知道自己有麼不足,出發前就會做足準備和安排得更為妥當,減少意外發生的風險。其實Cyrus很怕做訪問,他會怕自己沒有資格去說,又會怕自己說得不夠好。話雖如此,但他又不會抗拒去做訪問,因為他只是想把事情做得更加好。正正就是他這樣謹慎和認真的態度,才會有一班人願意跟隨他,一齊去發掘和探索山上的樂趣。【星行跡 (Admond)】

《航拍攝影師Zen專訪》

是次訪問是首次與Zen相約行山,此前已欣賞過他很多的航拍作品,我們已經覺得他的作品非常與別不同。今次的訪問,他分享了拍攝前的準備功夫,訪問前亦有機會從旁見識他飛行前的計劃,我才知道原來高質素的影片背後,要花的準備功夫殊不簡單,真是獲益不少。跟Zen的交流後,推動了自己要學習更多,要做得更好。【孫仔 (Terry)】

本集製作人員名單及鳴謝單位

旁白: Admond Yau
主持: Terry Sun
錄影及收音: Witman Lee
攝影: Admond Yau
航拍攝影: Terry Sun
後期製作: Admond Yau
節目監製: Admond Yau
*** 特別鳴謝以下單位 ***

賽事大會: 《迷你四徑》
嘉賓: Paul Sir (越野跑賽事總監)
嘉賓: Cyrus Tsang (驚Hike谷主)
嘉賓: Zen Ho (航拍攝影師)
特別嘉寶: Ling Keung (驚Hike山友)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