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推介, 訪問, 今期專題

【今期專訪】《以山會友#13》 鞍山奇蹟

根據香港歷史資料記載,香港早在開埠前已經有原居民上山採擴。在1842年開埠時,全港有超過一百個礦場,初期主要是露天採石礦為主。後期,香港更出現不同類型的採礦場,如大嶼山梅窩的銀礦場、蓮麻坑的鉛礦場及沙田針山的鎢礦場等等。但隨著香港急速的城市發展,對採礦的需求下降,令到香港大部份礦場陸續關閉,至今只剩下屯門藍地的石礦場仍然運作。

馬鞍山村
馬鞍山的240ML礦洞

談到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採礦業,當中較大規模的便有馬鞍山鐵礦場,據說當年約有3,000名礦工在這兒工作。現在位於馬鞍山村的鐵礦場遺址仍然後保留了不少珍貴的文化和歷史,而且近年更由「鞍山探索館」負責保育及推廣工作。「鞍山探索館」原身為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恩青營,後來透過活化工程保存了獨特的礦村文化,更成為了香港採礦業的重要歷史見證。

現任鞍山探索館館長Ric跟我們說這個教會場地跟礦場有莫大關聯,因為當時有很大量人在礦場工作,並在山上聚居變成了一條村落。有見及此,信義會神學院的學生決定在這兒建立教會,並提供教育服務及醫療上的支援,希望照顧山上的礦工及其家人。直至1976年,馬鞍山的鐵礦場倒閉,村內人口急劇下降,連帶學校及教會都相繼停止運作。

Ric告訴我們教會曾經在1977年轉型成為營地,但後來因為教會後山曾發生過山泥傾瀉而最終難逃要關門的命運。直至2012年,機構才有意把這塊場地復修成現在的探索館。他憶述初時被派來做考察的有趣經歷,因為當時這塊場地已經長滿雜草,他要撥開雜草才可以入內尋找蛛絲馬跡,令他印象難忘。後來,他發現這裡有很多關於礦場的有趣故事,所以決定把這個場地定位為一個活化歷史建築,並改名為「鞍山探索館」,希望透過探索館把馬鞍山礦場歷史、宗教服務的足跡、礦村的生活文化及大自然環境四項元素加以保育和推廣給大眾。

館長Ric在專訪當日還為我們準備了很多富有礦場特色的食物,包括礦石曲奇、礦場咖啡和昔日礦工的食物之一的「腐乳饅頭」。腐乳饅頭的製作看似簡單,但這個配搭出奇地美味,令我們都吃得津津有味。

品嚐完礦場特色小食後,Ric帶我們走到探索館的後山,這兒便是剛剛在二月尾發生嚴重山火的鹿巢山。他憶述當天從村民及新聞報導得知鹿巢山山火非常嚴重,火勢還蔓延至山下的富安花園。在傍晚,他收到通知了解到有一火帶燒回探索館後面的山坡,令他和同事都十分擔心,於是便立即趕回來探索館觀察及為消防員提供協助。山火後,Ric有邀請一些專家上來跟他們做一些研究和交流,專家提及到香港的山火有99%都是人為造成的,而且大部分山火成因都是人類的生活習慣或活動後所留下一些火種而引起。他提醒露營人士或前往拜祭的人士,必須要小心處理火種,吸煙人士亦應用適當地處理煙蒂,切勿把火種遺留在山上。

探索館後的山坡火光紅紅

Ric亦提到最近因為疫情關係,行山的人流大增,他們發現在郊野公園內遺留了不少垃圾如水樽、食物包裝及口罩等等。他再次提醒行山人士要小心處理自己的垃圾和火種,如果有能力便帶一些工具如手套、夾子及垃圾袋,在行山時帶走被棄置山上的垃圾,這樣便可以回饋大自然。有見及此,「鞍山探索館」與「野外動向 Hong Kong Discovery」正籌備一個名為「山野大奇蹟日」的保育計劃,他們邀請了環保團體「綠惜地球」及其他行山團體如「綠洲Oasiatrek」、「香港山女 Mountain Girl HK」、「山城縰走hkhiker」、「TrailLight 瞳行」、「JoyeeWalker」及「Melody Cheng」等等,分別會在4月及5月舉辦清理山徑及宣傳「山野無痕 Leave No Trace」的活動,該項活動亦得到「漁農自然護理署」及「綠色和平」支持。Ric透露他們亦有跟相關的部門商討山火後的植林及保育計劃,詳情將會再稍後時間公佈。他希望透過大家的力量一齊為郊野公園出一分力,盡快令鹿巢山復原過來。他說由他提出這個計劃至今雖然只有很短的時間,但已經有來自不同地方的人和團體參與,他認為這個現象已經是一個「小奇蹟」,亦希望呼籲更多同路人一起成為大家的一份子。

之後,我們跟Ric來到馬鞍山村後的鹿巢山,他帶我們穿過已燻黑了的枯樹林,讓我們近距離觀察山火後的情況。回想起三年前,我們亦曾經走訪這邊的山頭,還記得當時這裡有綠草如茵和生氣勃勃的叢林,但如今已變成灰燼,不禁令人感到無奈。Ric一邊行一邊跟我們解說,途中我們還發現一棵絕處逢生的杜鵑花,她頑強地生存了下來。在杜鵑花旁,還有一條小青竹蛇正在享用牠豐富的午餐,牠的身軀在這片焦土上顯得特別起眼。小青竹緊緊咬著一條石龍子不放,大家立即拿起相機捕捉那精彩的一剎。雖然這個畫面是一個難得的情景,但當我們細心想想,到底小青竹為何會輕易地被我們發現呢? 這一幕畫面正好警惕著我們,只要我們做了一個小小的錯誤行為,足以影響了整個生態自然的環境。相反,我們只要凝聚大家一點力量,每人行多一小步,齊心守護我們的大自然,山野保育才會有奇蹟發生。

參考資料︰《礦山記憶︰鐵,不一般的故事》

撰文: 星行跡|攝影: 星行跡、Witman Lee

(部份相片由鞍山探索館提供)

*** 特別鳴謝以下單位 ***

嘉賓︰Ric Chan 陳子恒 (《鞍山探索館》館長) ;及

鞍山探索館》全體工作人員

片尾《山,對你來說,是甚麼?》製作單位︰Composethestory、綠洲 Oasiatrek、風火山林月刊、Joyee Walker及Melody Cheng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