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 Aerial Video

【航拍心得】炒機黑點︰石澗與瀑布

玩了航拍差不多有三年,如果我告訴你我們沒試過炒機,你都不會相信。但若要問在我們的山野拍攝題材當中,究竟哪些地方是航拍機炒機的黑點,在哪裡拍攝的難度最困難,那便一定要說到拍攝石澗及瀑布的時候。

記得上一次參予《航拍初探︰由個人興趣走進教室》的講座時,Zino曾在講座中提到新娘潭是炒機的黑點,而新娘潭正正是我們第一次炒機的地方。那時候我們用的航拍機是Phantom 2,衛星接收能力相對現在新款航拍機弱很多。最後,雖然我們可以拿回拍攝的影片,但航拍機還是因為炒機意外要拿去維修。

DCIM100MEDIADJI_0036.JPG

為什麼拍攝石澗和瀑布最困難?

原因很簡單,如果有看我們這篇文章《【今期專題】航拍初探 由個人興趣走進教室》便會知道,接收衛星的數量是航拍機穩定性高與低的分野。由於香港的瀑布多在山谷之下,令到接收訊號被高山阻擋。譬如大帽山的梧桐寨瀑布,即使是新款的航拍機也只能收到約6至8粒衛星,有時還會有因接收信號太低而被官方程式限制了飛行高度。還記得以前用Phantom 2年代,我們亦曾經試過在梧桐寨因接收問題而放棄航拍。最近,我們決定捲土重來,但仍然遇上不少阻力。

拍攝上面影片當日,我們也遇到被限制飛行高度的情況,那是由於接收衛星數目不足,基於安全理由下而限制高度(約9-10米)。新款的航拍機普遍已設有視角定位鏡頭,即使在衛星接收不良的情況下,也能透過視角定位來進行精準懸停。可是,單憑視覺定位的飛行會大大受限制,在衛星接收不良情況下,除了高度受限外,也會被禁止使用Point of Interest(“興趣點環繞”)等智能飛行模式。而且還有一個特殊情況,便是航拍機未能刷新返航點,萬一航拍機失去聯系,便很大機會產生意外。

如何解決限飛高度問題?

在香港一般的石澗進行拍攝,同樣會因樹林及高山遮擋而阻礙了衛星接收,在這情況下可能只可以在限制高度的情況下拍攝。另外,石澗或瀑布兩旁經常會有不少樹木,飛行空間極為狹小,稍一不慎很容易撞到樹枝而導致炒機。這時候,大家可以嘗試找一個遠離瀑布及開揚的位置起飛,先在原定位置垂直上升避開叢林。然後待航拍機上升到一定高度時,航拍機便會逐漸接收到足夠的衛星數量。當衛星數量增加至10或以上後,便會取消高度限制,那時候才開始進行拍攝。

DCIM100MEDIADJI_0036.JPG

聽起來,拍攝瀑布和石澗除了衛星接收的問題外,好像也不怎樣困難吧。話雖如此,我們每一次拍攝瀑布和石澗時都會特別緊張和小心,現在列出以下拍攝時不容忽視的地方給大家參考:

1) 由於瀑布水流湍急程度難以預料,航拍機不宜過於飛近瀑布直流,以免因航拍機被湍急水流濺中而產生意外;

2) 在衛星接收不足的情況下,航拍機懸停是依靠視覺定位鏡頭。拍攝石澗時航拍機是從機底下的水流去判斷高度,不穩定的水流會影響航拍機對高度的判斷,需格外注意航拍機飛行是否穩定;

3) 瀑布及石澗兩旁多為樹木及樹藤,環境一般較狹窄,飛行時需格外注意會否產生碰撞。

4) 由於石澗非常濕滑,進行拍攝時要十分注意安全,建議找個可方便觀察的大石坐低才進行拍攝,可避免跣倒。

航拍小貼士

  • 飛行動作以簡單為主,譬如前進或後退的飛行拍攝,已經可以營造很不錯的進入或離開石澗的效果。(▼四疊潭航拍中0.08-0.12的片段)
  • 在高空進行拍攝,減低接收衛星數量的影響。在高空亦可以做一些旋轉上升的動作,鏡頭垂直向著瀑布或石澗,已經可以做出特別的拍攝效果。(▼新娘潭航拍中0.35-0.42的片段)
  • 由於拍攝空間有限,吊機效果拍攝便大派用場,這樣可以把瀑布流水傾瀉而下的震撼畫面呈現出來(▲新娘潭航拍中1.00-1.04及1.18-1.24的片段)。若要了解什麼是「吊機效果」,我建議大家可以觀看下面的《飛‧攝者 #3》︰

剪輯小貼示

除了拍攝的心得以外,我還可以分享一些後期剪接的心得給大家。首先,瀑布和石澗的流水是一些動態的畫面,適合選擇一些較輕快的背景音樂做襯托,我經常可以在Audio LibraryVlog No Copyright Music兩個頻道找到合適的選擇,大家不妨找找看。另外,我亦喜歡保留原本很澎湃的瀑布聲音,但因為航拍時螺旋槳的聲音會蓋過瀑布的流水聲而無法使用,所以大家可以試試從你們使用的剪輯軟件中找一些瀑布音效來代替,或者現場用手機錄製一些環境聲效用來做後期製作。最後,剪接時可配合輕快的音樂轉變,多利用一些加速畫面及Pan鏡(“擺鏡”)過場效果,令製作出來的影片會更加富動感一點。

以上幾點只是我很個人的一些心得,或者你會持有不同看法,歡迎大家一起交流一下。下一次,我會談論一下跟瀑布和石澗相似的拍攝地點「水塘」,這是大部分人都喜歡拍攝的熱門題材,看似容易拍攝的題材,但其實暗藏殺機,我們留待下次再探討。

(撰文︰星行跡、孫仔;航拍攝影︰星行跡、孫仔)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