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間,我和孫仔大大話話拍攝和剪輯了接近二百套山野的航拍片,影片不算得上好出眾,但當中亦有不少覺得很滿意的作品。其實我們一直很想寫一些關於航拍和剪輯的心得,希望分享給同樣喜歡山野航拍的同好,所以便決定由這套香港第一尖「蚺蛇尖」開始談起。
說到山野航拍,山野上面有很多不同的風景可以做拍攝題材,例如山、草原、水塘、溪澗……等等,所以每一次出發前都要了解自己去的目的地,有什麼特色的風景。今次去的蚺蛇尖,特色相對比較明顯,可以用三個字概括,分別是「美」、「險」和「尖」,但如何在影片中突顯出來呢?

要拍出蚺蛇尖的美,便要拍攝其山下的兩個著名的海灣,分別一個是「蚺蛇灣」,另一個連名字都特別靚的「千溪海岸」。為了近距離拍攝這兩個海灣,今次特意選擇由北脊登山 (詳細北脊資料,可參考我們寫的「蚺蛇尖 (北脊)」介紹),並沿途進行拍攝。我們選擇的起飛點包括蚺蛇灣、北脊山坡及山頂三個地方。拍攝海灣或沙灘有小小貼士,我們建議可以調較鏡頭垂直,於正上方以俯視的角度拍攝沙灘、海水及浪花的美態,另外如果可以拍到沙灘上有人在漫步或走動,畫面會更為豐富和有趣。(例子: 浪茄仔航拍片)


其次便是拍攝山脊的險要,登蚺蛇尖以北脊最為險要,尤其北脊近山頂一段幾乎垂直的山路,最叫人膽顫心驚。大家可嘗試操控航拍機沿山脊的稜線飛行,然後鏡頭微微向下或上,營造驚險氣氛 (例子: 狗牙嶺航拍片)。 另外,拍攝蚺蛇尖南脊一帶蜿蜒如蛇,滿佈了沙石的山路,亦非常富有特色。如果能夠拍攝有登山人士正在攀峰,效果會更為理想。

最後,蚺蛇尖的南面(即從大灣及鹹田灣方向)及西北面(即蚺蛇灣方向),以仰望角度去看蚺蛇尖最為尖削,所以大家可循這兩個方向的反方,向著蚺蛇尖進行拍攝,並大範圍捕捉整座山峰的尖銳形狀。另外,亦可以在南脊的高空對著尖峰頂進行簡單的Point of Interest (“POI”)拍攝,如果在山頂飛行約100米至高度左右,便可以把尖峰及山下的蚺蛇灣和千溪海岸同時捕捉在畫面內。


第一次正式寫航拍攝影的心得,希望之後有機會再寫一些後期剪輯的心得跟大家分享。
如果初玩航拍者,不熟練如何操控航拍機或運鏡技巧,可以收看《航拍‧角度 ZINO NG Aerial Photography》創辦人Zino Ng精心製作的教學短片《飛 · 攝者|航拍教學 》#1,他會教大家掌握01 左右擺動 Strafe Yaw 及 02 置頂鏡頭 Head Over 兩個技巧。
航拍小貼士︰ 香港冬天的天空經常會有嚴重的煙霞,建議使用ND16或ND32的偏光鏡,減低因陽光反射出現的灰曚曚影像
(攝影: 孫仔、星行跡 ; 撰文: 星行跡)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