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及迷路風險
55%
曝曬指數
65%
![]() | 郊遊 | 初級 | 中級 | 高級 | 資深 | |||||
難度 |

奇趣的現象

明顯的黃藍分界

分流東灣

山上的石荀

炮台拱門

炮台入口

圍城

拖網的漁船
影片由《Zen Ho Aerial》授權提供: https://www.facebook.com/aerialzenho (YouTube頻道: https://youtube.com/c/zenhoho)

分流位於香港大嶼山的最西南角,由於對出的海域是泥黃色的珠江水及東部海水的交匯處,海面形成了獨特的分界線,故稱作為「分流」。分流曾經是一個軍事防衛要點,故分流角上還找到昔日的分流炮台遺址,其他景點還有石圓環、石筍及分流東西二灣等等。


起點 | 105分鐘 | 45分鐘 | 15分鐘 | 20分鐘 |
![]() |
![]() |
![]() |
![]() |
![]() |
40分鐘 | 45分鐘 | 50分鐘 | ||
![]() |
![]() |
![]() |
![]() |
17公里 |
![]() |
5小時25分鐘 |
![]() |
分流村內士多 (不定時營業) |
![]() |
|
![]() |
鳳凰徑L084及L077 (約100 m)、分流炮台 (約70 m) |
![]() |
6級 [中級路線] |
![]() |
路程頗長,但路線上落起伏不大,初段略嫌沉悶,直至白角和狗嶺涌營地一帶的景觀才逐漸開揚,其後的景色越來越精彩。於分流東灣接郊遊徑登上分流炮台,途中可欣賞石筍及黃藍海水分隔的趣怪現象。走到分流炮台才是整個旅程的一半,路線景點甚多,沒足夠時間駐足欣賞便要匆匆離開,甚為可惜。只好留待天氣稍涼時再來玩個一整天,或者下次可以選擇在鄰近營地露營,慢慢遨遊這嶼南的角落。 |

石壁水塘起點交通
交通 | 路線 | 下車點 | 備註 |
1號巴士 | 梅窩 ⇔ 大澳 | 沙咀 | |
2號巴士 | 梅窩 ⇔ 昂坪 | 沙咀 | |
11號巴士 | 東涌 ⇔ 大澳 | 沙咀 | |
11A巴士 | 東涌 ⇔ 沙咀懲教所 | 沙咀 | 只限星期六、日及假期 |
23號巴士 | 東涌 ⇔ 昂坪 | 沙咀 |
大澳終點交通
交通 | 路線 | 上車點 | 備註 |
1號巴士 | 大澳 ⇔ 梅窩 | 大澳(總站) | |
11號巴士 | 大澳 ⇔ 東涌市中心 | 大澳(總站) | |
21號巴士 | 大澳 ⇔ 昂坪 | 大澳(總站) |
- 於大澳乘船前往東涌或屯門渡輪碼頭,詳細可瀏覽運輸署網站查詢船期 (下面船期僅作參考):
來往屯門大澳班次 | 屯門開出 | 大澳開出 | 備註 |
星期一至五(公眾假期除外) | 09:00 11:00 17:00 |
10:00 12:00 18:00 |
上/落船地點如下: 1. 屯門 (屯門渡輪碼頭) |
星期六(公眾假期除外) | 09:00 11:00 15:00 17:00 |
10:00 12:00 16:00 18:00 |
|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 | 08:30 10:30 12:30 15:00 17:00 |
09:30 11:30 13:30 16:00 18:00 |

此路線路程頗長,體力需求大,不適合行山經驗不足人士前往。
分流村內士多營業時間不定,建議帶備充足補充飲品及食糧作為補給。
分流炮台及石圓環均被列為法定古蹟,切勿塗鴉及或攀爬以免造成破壞。
© OpenStreetMap contributors
Total distance: 16.64 km
Max elevation: 112 m
Min elevation: -2 m
Total climbing: 833 m
Total descent: -906 m
下載路線Max elevation: 112 m
Min elevation: -2 m
Total climbing: 833 m
Total descent: -906 m
這個slideshow需要JavaScript。
嶼南界碑界碑為尖頂花崗岩,於1902年樹立,與位於大澳近寶珠潭的嶼北界碑為一對,經度皆為113度52分。碑文標明了英國於1898年向中國租借新界的界線。
[資料來源︰《香港地方》]
這個slideshow需要JavaScript。
分流炮台位於大嶼山西南端,俯瞰來往珠江的航道。《澳門記略》載雍正七年(1729年)時大嶼山「兩山各設炮台」,分流炮台該為其中之一。炮台長約四十六米,闊二十一米,牆身以花崗石及青磚疊砌而成。炮台曾遭海盜所據,及至1810年間,海盜先後向清廷投降,炮台才再恢復戍守。估計至1898年新界租借予英國後,炮台才正式棄置。
[資料來源︰古物古蹟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