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愛惜古蹟文物及歷史遺跡,切勿攀爬及塗鴉
![]() | 郊遊 | 初級 | 中級 | 高級 | 資深 | |||||
難度 |









薄鳧林牧場原為牛奶公司牧場,是發展局第四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下的保育項目,並以薄扶林的舊稱「薄鳧林」命名(「鳧」粵音讀「扶」)。牛奶公司牧場是蘇格蘭籍醫生Sir Patrick Manson於1886年聯同五位富商股東斥資興建,至今逾百年歷史。牧場內一些建築得到保育且被改造成香港演藝學院伯大尼校園的一部份,其他遺跡如草蘆、糞池等等仍然保留在薄扶林一帶的山上。


起點 | 10分鐘 | 25分鐘 | 20分鐘 | 35分鐘 |
![]() | ![]() | ![]() | ![]() | ![]() |
![]() | 4公里 |
![]() | 1小時30分鐘 |
![]() |
|
![]() | 可略過薄扶林水塘不走 |
![]() | 3級 [初級路線] |
![]() | 一路上探索牧場的遺址,嘗試在廢墟中尋找一些蜘絲馬跡。即使能找到不少破舊的牧場設施,仍然很難想像現代高樓臨立的薄扶林曾經建有一個大牧場。此行真的令人大開眼界。 |

薄扶林村起點交通(只列出部分常用交通)
交通 | 路線 | 下車點 | 備註 |
37A巴士 | 中環 ⇔ 置富花園 | 薄扶林村 | 循環線 |
40號巴士 | 灣仔北 ⇔ 華富(北) | 薄扶林村 | |
40M巴士 | 灣仔北 ⇔ 華富(北) | 薄扶林村 | |
90B巴士 | 金鐘(東) ⇔ 海怡半島 | 薄扶林村 | |
970號巴士 | 蘇屋 ⇔ 數碼港 | 薄扶林村 |
域多利道交通(只列出部分常用交通)
交通 | 路線 | 上車點 | 備註 |
43M巴士 | 石塘咀 ⇔ 田灣 | 域多利道分區電力站 | 循環線 |
970號巴士 | 數碼港 ⇔ 蘇屋 | 域多利道分區電力站 | |
971號巴士 | 海麗邨 ⇔ 香港仔(石排灣) | 域多利道分區電力站 |
草蘆日久失修,潛在崩塌危險,切勿內進,免生意外。
薄鳧林牧場博物館現已正式對外開放,開放時間為星期一至日(包括公眾假期)上午10:00至下午12:30及下午2:00至晚上6:00 (星期三休館),詳情請瀏覽薄鳧林牧場官方網站。
牧場部分遺址位置集中在薄扶林道與域多利道之間的山谷內,山路較為崎嶇,行走時必須注意安全。
如欲了解更多薄扶林水塘水務文物及古蹟,可參考【薄扶林水塘】路線介紹。
Max elevation: 228 m
Min elevation: 56 m
Total climbing: 245 m
Total descent: -328 m
這個slideshow需要JavaScript。
伯大尼修院於1875年由法國外方傳道會興建,是傳道會在東亞地區首間療養院,為罹患熱帶疾病的傳教士提供休養的地方,待他們康復後返回各自的傳教區。伯大尼修院自1875年建成至1974年關閉期間,共接待了約六千名傳教士,是法國天主教會在東亞地區從事傳道工作的重要地點。 伯大尼修院其後由政府接管,並於1978至1997年期間被租予香港大學使用。2002年,政府決定將伯大尼修院租予香港演藝學院,改建為其電影電視學系的校舍。伯大尼修院的修復及改建工程於2006年完成,修院自此成為演藝學院的第二校舍。
[資料來源︰古物古蹟辦事處]
這個slideshow需要JavaScript。
草蘆由石磚疊砌而成,粗大圓環的中空內部,可儲存大量乾草,供牛隻使用。昔日薄扶林村山上有7至8個草蘆,至今只有碩果僅存的一個,位於七層高的「牛奶公司職員宿舍」後面山坡上。
[資料來源︰草蘆資訊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