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

【今集專訪】《以山會友#2》相約。素遊及郊野清潔活動負責人Jan

《以山會友》第二集【相約。守護 ‧ 河背水塘】

【本集內容簡介】要守護大家的大自然一定要從小培養,今次我們跟《相約 ‧ 素遊 Vegouting》的Alice及清潔活動負責人Jan一齊帶一班小朋友去河背水塘執垃圾,為我們的郊野出一分力之餘,Alice又會同大家分享素食的好處。

Screenshot_20171010-002125

Screenshot_20171010-002306Screenshot_20171010-002315隨我行(“隨”): 最初為何會煮素食?素食有甚麼好處?

Alice (“A”): 最初是因為先生膽固醇較高,亦擔心他吸收不夠均衡及少吃蔬菜,想讓他多吃一點蔬菜。他的午餐、晚餐也是在街外面進食的,我沒法幫他選擇,他自己也未必能選擇到適合的營養或吃多點蔬菜。後來我便想,不如煮一些素食的早餐給他,早餐有大量蔬菜,使他整天的營養可以均衡一點。好處是,多吃一點蔬菜可以在消化時不需消耗大量養份,人便沒有那麼容易疲倦。因為一般如進食得太多、太飽,或太多肉類,便要用很多能量去消化,人會比較容易疲倦,如果長時間工作便會比較辛苦,所以食素對身體多方面也有好處。

Screenshot_20171010-002337

Screenshot_20171010-002418

Screenshot_20171010-002430

隨: 當初為何成立《相約 ‧ 素遊 Vegouting》專頁?

A: 最初我只是一般煮食,自己對素食是不認識的。之後在一些素食的群組,看見有很多分享,而且相片很吸引。我才知道原來素食也可以有很多變化,驅使我自己學習煮素食,看看有關書籍,然後嘗試在群組中分享相片。慢慢便有一些朋友來請教自己怎樣煮,問可不可以提供食譜,?之後我也有向她們分享食譜。後來發現,有時自己也未必能記下所有食譜,便決定開一個專頁,好讓有關資料能好好記下來跟大家分享。

Screenshot_20171010-002512

Screenshot_20171010-002547

隨: 會不會有些營養在素食中未能攝取得到?

A: 現在很多素食的材料,是五花八門的,其實很多營養也很容易吸收到,譬如蛋白質、維生素、纖維及碳水化合物等等。有些家長會擔心小朋友成長需要很多蛋白質,但其實很多豆類、果仁也會有很多蛋白質,亦不用擔心吸收不到。不過有些營養會少一些,例如維他命B12,這些營業多在肉類及海鮮類才能吸收得到。但現在坊間也有一些海藻及昆布,這類食物也可提供部份維他命B12給素食的朋友,所以最好是吸收每種營養,這樣會比較均衡。

Screenshot_20171010-002607

隨: 我們每星期也會行山,為了方便我們通常會買麵包、蛋糕、提子和香蕉上山吃,你有沒有一些方便整理,以及方便攜帶上山的素菜介紹給我們? (第三集內容)

A: 我有一些預先整好的素菜,可推介給大家,這個是雜菜湯,雜菜湯內加了一些鷹咀豆,會有很高營養,以及這個雜菜湯我是特意打材料預先打爛,在上山時會較易咀嚼,而且會容易吸收,使水份停留時間會較久,可減少喝水,避免上山要找廁所的麻煩。這個雜菜湯也很方便,尤其行山時普遍在秋冬進行,天氣會較冷,我們可把雜菜湯冷卻後先放在冰箱,出發前才把湯翻熱,用暖壺盛載,行山時隨時可以食用,邊走邊食,剩下的可以把湯蓋上,然後繼續行程。

vegout001-03

還有另外一款有很高營養的藜麥,這個也可以預先整理。先用調味,用調味整好的藜麥,可以放冰箱儲存三至四天,可以撈沙律或米飯也沒問題。還有青瓜,可以預先切好,及自選的生果,把這些整好後,用保鮮盒儲存,喜歡也可以配搭醬料食用。即使不配搭醬料,本身生果也有味道,也可以隨時食用,吃不完的也可自行帶走,很方便。

vegout001-01

隨: 這個醬料內有甚麼材料?

A: 今次我選擇了花生醬,因為今次食物中全都是青瓜,花生醬會較香口,這裡有粗粒花生醬,昆布醬油,還有蘋果醋,加了少許欖油,把它們拌勻。當中花生醬用少許熱水開稀便可,然後把剛才提過的欖油,蘋果醋還有昆布醬油拌勻,最重要是自己試味,口味適合自己便可。如事先把醬淋在食物,有機會讓蔬果出水,如果不介意這個情況,其實沒問題。但如果情況相反,食物是一班人用的話,最好是用個玻璃樽,或一些小膠兜盛放,進食時才倒出來,也會很方便。

《鷹咀豆雜菜濃湯+芒果青瓜藜麥沙律》食譜

Screenshot_20171010-002718

隨我行(“隨”): 為何你們會安排一個帶領小朋友清潔郊野公園的活動?想小朋友從活動當中學到甚麼?

Jan(“J”): 帶領一班小朋友做清道夫,希望讓他們體驗一下清道夫的感受。其實我們身處香港,要愛惜自己的地方,最基本應該由自己做起。另一方面,我希望他們不單單是只為了自己,而是像《隨我行》這一類義工團體,合辦一個義工執垃圾的活動,這正正反映出社區中的互相合作,同時希望他們可以教育年青人要有社區精神,可以保護屬於大家的大自然。

Screenshot_20171010-002813

Screenshot_20171010-002820

隨: 在帶領小朋友清潔郊野的過程中,有沒有甚麼令你難忘的事?

J: 我也是首次上山做清潔郊野活動,看見現場很多垃圾,其實也有點不開心,我才發覺香港原來在社區的教育方面仍然很不足夠。這個清潔活動,希望青少年會明白行山時要將“自己垃圾自己帶走”,並希望把這個訊息傳播出去。

Screenshot_20171010-002921

隨: 除了想舉辦清潔郊野活動外,還有沒有其他與保護大自然相關的事情想做?

J: 我們這個是一個三年的計劃。接下來,我們會前往台灣,希望做到一個環保生活的文化,例如在夜市中,呼籲年青人自備餐具、筷子等等,希望可以除了在香港的地方做到環保外,也在外地將這個文化、這個習慣帶到生活當中。這個訊息希望在每一次活動也帶到給年青人。

+++ 專 訪 後 感 +++

《Alice專訪後感》

認識Alice日子很短,但從訪談和聊天期間,發現大家對保育理念及價值觀都很接近,而且大家都會有意識地去實踐出來。我知道Alice不單是因為家人開始才去食素,她明白到我們人類的肆意妄為對大自然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壞,所以她開設了《相約。素遊 Vegouting》這個專頁,除了會跟大家分享她設計的素菜外,還會分享她的環保生活理念,實在很欣賞她樂意花那麼多時間和心機為大家付出。真心希望在本集播出後,Alice對保育的理念可以啟發和感染更多人,積少成多。 【Manyi】

《Jan專訪後感》

我和Jan一樣也是首次帶領小朋友去執垃圾,自己本身也有參予過一些義務清潔活動,所以對於Jan所提及的社區精神感受甚深,因為這正正是我們的郊野地方所缺乏的元素。同時,也欣賞他對提倡環保文化的想法,衷心希望他能好好把這個想法傳播出去,感染更多人為我們的地球多出一分力。第一次帶領小朋友的經驗也讓我很深刻,他們雖然是在炎熱的天氣下做義工,也有部分人出現疲倦的狀況,但他們卻沒有半句怨言,而且不遺餘力地完成清潔的工作。今次清潔活動能夠有如此成效,實在令人鼓舞。 【孫仔 (Terry)】

Screenshot_20171010-002736

本集製作人員名單及鳴謝單位

旁白: Tiffany Chan
訪問Zino主持: Admond Yau
訪問Alice主持: Manyi Kong
訪問Jan主持: Terry Sun
錄影及收音: Witman Lee
攝影: Admond Yau + Witman Lee
航拍攝影: Terry Sun
後期製作: Admond Yau
節目監製: Admond Yau
*** 特別鳴謝以下單位 ***
嘉賓: Zino Ng (《航拍‧角度》創辦人)
嘉賓: Alice Wong(《相約。素遊 Vegouting》創辦人)
嘉賓: Jan (清潔活動負責人)
清潔活動義工: Alan, Alice, Ben, Don, Maggie, Manyi & Tiffany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