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提示
請愛惜歷史遺跡,切勿攀爬及塗鴉
意外及迷路風險
65%
曝曬指數
70%
![]() | 郊遊 | 初級 | 中級 | 高級 | 資深 | |||||
難度 |

山路上的吊鐘花

伯公坳麥景陶碉堡

華麗杜鵑

已盛開的紅杜鵑

伯公頂的瞭望站

結構相當完整

鳥瞰深圳及沙頭角海

廢棄的軍營

疑似煙囪的建築

遠眺鹿頸和南涌一帶

尖拔的三峒山峰

沿途仍有不少紅杜鵑

報喜斑粉蝶

在對面麻雀嶺下山

二峒和三峒位於新界東北面,是紅花嶺東北面的兩座山峰,高度分別為439米及418米。二峒以北的亞公頂建有瞭望站及軍事營房等設施,但現已荒廢。踏入三月下旬,二峒與三峒的山嶺上可以發現不少野生紅杜鵑花的蹤影。


起點 | 15分鐘 | 45分鐘 | 35分鐘 | 10分鐘 |
![]() | ![]() | ![]() | ![]() | ![]() |
30分鐘 | 50分鐘 | |||
![]() | ![]() |
![]() | 6公里 |
![]() | 3小時 |
![]() | 沒有 |
![]() | 離開三峒後有支路下降至塘肚村,惟路徑極不清晰,不建議採用 |
![]() | 二峒 (439 m)、三峒 (418 m)及麻雀嶺 (410 m) |
![]() | 7級 [高級路線] |
![]() | 三月天,山咀村路沿途上已經可以欣賞到黃花風鈴木、白花羊啼甲和串錢柳等植物,登山的路上還會發現零星綻放的吊鐘花。轉上略為急陡的山路上伯公頂,在伯公頂瞭望站可以俯瞰整個沙頭角海,風景非常優美。前往二峒的途中有幾座軍營,進內只見一片頹垣敗瓦,感覺荒涼。二峒三峒兩山之間的路程相距極短,但沿途山坡上遍佈了盛開的紅杜鵑花,最教人喜出望外。 筆者花了幾年時間終於走畢紅花嶺一帶的幾座山峰,這一帶的鉛礦洞、軍事遺跡和各樣生態環境真令人眼界大開,應要好好珍惜和保護。惟早年前政府曾高調宣傳第二十五個郊野公園的紅花嶺郊野公園,仍然只聞樓梯響,相信只好靠山友們好好愛惜這片山野樂土。 |

担水坑村起點交通
交通 | 路線 | 下車點 | 備註 |
78K巴士 | 上水 ⇔ 沙頭角 | 担水坑 | |
55K小巴 | 上水 ⇔ 沙頭角 | 担水坑 |
鹽灶下終點交通
交通 | 路線 | 上車點 | 備註 |
78K巴士 | 沙頭角 ⇔ 上水 | 鹽灶下 | |
55K小巴 | 沙頭角 ⇔ 上水 | 鹽灶下 |

麥景陶碉堡(伯公坳)已被古物古蹟辦事處列為二級建築,外圍已被鐵絲網圍封,禁止遊人進入。
麻雀嶺下降至鹽灶下的山路較為筆直,行走時必須注意安全。
紅杜鵑花又叫「映山紅」,花期約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是香港常見的原生杜鵑。
© OpenStreetMap contributors
Total distance: 6.23 km
Max elevation: 415 m
Min elevation: -1 m
Total climbing: 540 m
Total descent: -537 m
下載路線 Max elevation: 415 m
Min elevation: -1 m
Total climbing: 540 m
Total descent: -537 m
這個slideshow需要JavaScript。
香港境內總共有七座麥景陶碉堡,由東至西分別位於伯公坳、礦山、白虎山、瓦窰、南坑、馬草壟及白鶴洲。碉堡建於 1949至1953年,當時大量難民由中國來港。1949年警務處處長麥景陶遂決定興建多座觀察哨站(碉堡),加強邊境的防衛。碉堡日夜均駐有守衛,肩負堵截 非法入境者的重任。 由於礦山的碉堡無法使用遙控設備,因此現時每晚仍有一名警察駐守。
所有碉堡均以鋼筋混凝土建成,有一致的建築風格、設計和布局,現已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
[資料來源︰古物諮詢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