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及迷路風險
10%
曝曬指數
15%
![]() | 郊遊 | 初級 | 中級 | 高級 | 資深 | |||||
難度 |

紅屋前種植的李樹

罕見的吊鐘王

有些已經凋謝

吊鐘吸引了不少小蜜蜂

小鈴兒

經過戰時爐灶遺址

這棵開得特別燦爛

竹林

鰂魚涌樹木研習徑位於港島東區柏架山上,連接柏架山道與康怡花園,全長1.1公里。樹木研習徑種植了不同不種的植物如大頭茶、軟莢紅豆等等。每年二月,亦可以在山上發現不少吊鐘花。另外,研習徑途中會發現戰時遺留下來的爐灶及倉庫,是一條可同時欣賞自然生態及認識歷史文化的郊遊徑。


起點 | 30分鐘 | 35分鐘 | 15分鐘 |
![]() | ![]() | ![]() | ![]() |
![]() | 3公里 |
![]() | 1小時20分鐘 |
![]() | 沒有 |
![]() | 沒有 |
![]() | 3級 [初級路線] |
![]() | 這是一條在二至三月期間的賞花路線。由柏架山道起步,路上已發現不少宮粉洋啼甲已盛開。走到紅屋,這邊有一株李花樹,還有數棵吊鐘花。然後再沿馬路走,會發現路邊有罕見的吊鐘王。惟吊鐘花王已漸見凋零,有不少花朵已散落在地上,有點可惜。及後轉入樹木研習徑,沿途山徑兩旁均有不少吊鐘花的蹤跡。短短的路程,除了可參觀戰時爐灶遺址,還有不少植物品種可以欣賞,教人喜出望外。 |

鰂魚涌(柏架山道)起點交通
- 鰂魚涌港鐵站A出口沿山邊行人路走,約5分鐘即可到達柏架山道入口。
- 各區前往鰂魚涌柏架山道交通(只列出部分常用交通):
交通 | 路線 | 下車點 |
2A巴士 | 灣仔北 ⇔ 耀東 | 鰂魚涌街(新威園) |
2號巴士 | 中環(港澳碼頭) ⇔ 嘉亨灣 | 鰂魚涌街(新威園) |
77號巴士 | 田灣 ⇔ 筲箕灣 | 鰂魚涌街(新威園) |
82號巴士 | 北角碼頭 ⇔ 藍灣半島 | 鰂魚涌街(新威園) |
102號巴士 | 美孚 ⇔ 筲箕灣 | 新威園 |
106號巴士 | 黃大仙 ⇔ 藍灣半島 | 新威園 |
116號巴士 | 慈雲山 ⇔ 鰂魚涌(祐民街) | 新威園 |
基利路終點交通
- 基利路路口右轉沿英皇道步行約5分鐘往太古港鐵站。

柏架山道以紅屋為止為行車路,任何車輛均可駛入,登山時需注意車輛出入。
吊鐘花及吊鐘王多在農歷新年前後開花,大約在每年1月下旬至2月下旬期間最適合賞花。
吊鐘花及吊鐘王已被列為香港法定受保護植物之一,切勿採摘或拾走掉落地上的花朵。
© OpenStreetMap contributors
Total distance: 2.53 km
Max elevation: 146 m
Min elevation: 54 m
Total climbing: 110 m
Total descent: -106 m
下載路線 Max elevation: 146 m
Min elevation: 54 m
Total climbing: 110 m
Total descent: -106 m
這個slideshow需要JavaScript。
柏架山戰時爐灶位於柏架山西北麊,共有四組,是1938年香港保衛戰期間英軍設置的備戰設施之一,是現時唯一所知的同類戰時遺跡。由於戰事爆發後18天,香港已告失守,這些爐灶並未發揮效用。
[資料來源︰樹木研習徑內資訊牌]
這個slideshow需要JavaScript。
吊鐘花是本地野生灌木,常生長於開揚的山坡及灌木叢,屬杜鵑花科,在每年一月至三月期間開花。淺紅至深紅色的吊鐘花通常數朵叢生於新枝頂端,花向下垂,形狀如吊鐘。由於花期與農曆新年接近,以前市民或會上山砍伐吊鐘花作為年花擺設,因此吊鐘花已被列入受《林務規例》(香港法例 第96章《林區及郊區條例》的附屬法例)保護的植物名單,在郊外砍伐野生的吊鐘花已被禁止。
這個slideshow需要JavaScript。
紅花荷別名吊鐘王或紅苞木,是本地常綠小喬木,它的花朵形狀與吊鐘花相似,但在分類學上卻屬於不同的科別,紅花荷屬金縷梅科。紅花荷的頭狀花序看似是一朵大花,但其花序實由數朵密集著生的花朵所組成,花期約在每年一月至三月。在本港,紅花荷已被列入《林務規例》(香港法例第96章的附屬法例)保護植物的名單內。
[資料來源︰發展局綠化、園境及樹木管理組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