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提示 (1)
特別提示 (2)
特別提示 (1)
溯澗與一般行山活動不同,路線一般會涉及大量攀爬,技術與體力需求較大。溯澗存在意外風險,難度會因應天氣變化和季節而不同。夏季或在大雨過後,石澗內有可能發生山洪暴發,容易發生致命的意外
特別提示 (2)
大城石澗已被漁護署列為曾發生致命及嚴重意外的高危地點之一
意外及迷路風險
80%
曝曬指數
45%
![]() |
郊遊 | 初級 | 中級 | 高級 | 資深 | |||||
難度 |

大城石澗入口

澗道寬闊

溪流

龍泉谷的上空

難度稍稍提升

杜鵑潭

大鳥石

大城的分支「王母石澗」(一條龍)

楓葉潭

潭後一瀑

光與自然的美

大城石澗為香港九大石澗之一,源起自大帽山,匯聚多條支澗流向城門水塘,是城門水塘的主要水源。由於澗道寬敞,水源充足,成為了頗受歡迎的溯澗路線。惟大雨過後,此澗洪水迅猛,容易發生山澗意外。


起點 | 35分鐘 | 115分鐘 | 60分鐘 | 45分鐘 |
![]() |
![]() |
![]() |
![]() |
![]() |
![]() |
9.5公里 |
![]() |
4小時15分鐘 |
![]() |
菠蘿壩小食亭 (沒有中途補給) |
![]() |
|
![]() |
7級 [高級路線] |
![]() |
大城的澗道寬敞,灰橋至龍泉谷一段澗途尚算平坦,難怪也有不少家長會帶小朋友來體驗溯澗樂趣。龍泉谷過後,有不少大石要攀,難度稍稍提升。在雨季前走大城石澗,仍不乏深潭靚瀑,尤以杜鵑潭最引人入勝。及後走過全澗最大的楓葉潭,然後在肥佬麥接山徑往城門水塘離開。 |

城門水塘(城門道)起點交通
交通 | 路線 | 下車點 | 備註 |
82號小巴 | 荃灣兆和街 ⇔ 城門水塘 | 城門水塘(總站) |
可風中學終點交通 (只列出部分常用交通)
交通 | 路線 | 上車點 | 備註 |
36號巴士 | 荃灣西 ⇔ 梨木樹 | 可風中學 | |
40X巴士 | 烏溪沙站 ⇔ 葵涌邨 | 可風中學 | |
46X巴士 | 顯徑 ⇔ 美孚 | 可風中學 | |
47X巴士 | 秦石 ⇔ 葵盛 (東) | 可風中學 | |
48X巴士 | 禾輋 ⇔ 灣景花園 | 可風中學 | |
73X巴士 | 富善 ⇔ 荃灣 (如心廣場) | 可風中學 |

大城石澗曾發生過奪命意外,出發時要多加留意天文台報導,以策安全。
假日前往城門水塘的遊人頗多,在小巴站候車需時,建議提早出發或改乘前往可風中學的交通前往。
行走石澗具一定危險性,小心跣倒及必須注意安全,建議與富溯澗經驗的領隊同行及穿著防滑性高的澗鞋。
大雨後可能會有山洪暴發,大雨時及雨後均不宜前往。切勿跳潭,免生意外。
途經城門水塘附近一帶時,要多注意馬騮出沒,要提防牠們或會搶走大家手挽的食物袋,請不要在牠們面前進食及切勿餵飼馬騮。
© OpenStreetMap contributors
Total distance: 9.61 km
Max elevation: 486 m
Min elevation: 96 m
Total climbing: 580 m
Total descent: -660 m
下載路線
Max elevation: 486 m
Min elevation: 96 m
Total climbing: 580 m
Total descent: -660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