孖指徑 (城門戰地遺跡徑) Smuggler’s Ridge (Shing Mun War Relics Trail)

意外及迷路風險 40%
曝曬指數 40%
hiking郊遊初級中級高級資深

難度

          

簡介

孖指徑屬金山郊野公園範圍內的一個山峰,又稱「走私嶺」,高377米,其原意為途經該山峰的路徑。孖指徑接連城門戰地遺跡徑,該地帶是香港保衛戰時醉酒灣防線中的重要據點,稱為「城門棱堡」,現時還保留了不少戰時遺跡。

隨行資訊
周邊景點城門棱堡遺跡︰戰壕(交通壕)、機槍堡及砲兵觀察所等等
適合活動[遠足]、[參觀古蹟]
景色評分star_fullstar_fullstar_fullstar_half_left
相關景區
建議行程
起點20分鐘35分鐘60分鐘15分鐘
城門道pin-png-2424城門戰地遺跡徑1471007774_Red_flags孖指徑pin-png-2424九龍水塘大埔道
1471009312_map 路程5.5公里
1471007853_Alarm 需時2小時10分鐘
1471007737_Food 補給點沒有
1471007878_Revert 退出路線
  • 可改經麥理浩徑6段前往九龍水塘
  • 接上金山路後,改由石籬邨方向下山離開
1471010186_Problem 難度5級 [中級路線]
1471007900_Hint 短評

2018年12月8日,正是香港保衛戰爆發第77週年,故當天特意選了行走參觀位於孖指徑的城門棱堡,希望能從中加深對這場香港重要戰役的了解。沿城門戰地遺跡徑走,路上已發現不少戰時遺跡。在戰壕的入口還能清楚地看見刻了街道的名字,看似簡單的街道名稱刻字,除了是守軍對家鄉的思念外,相信還存在他們面對逆境時一份堅守的信念。在砲兵觀察所內,筆者還發現有指揮部、廚房等等設施,嘗試從外面窺看通往廚房的幽暗地道,已不禁令人不寒而栗,一幕幕戰爭場面彷彿在腦海中浮現了出來。離開觀察所後,循小徑登上孖指徑,左望針山、城門水塘及城門峽,右看則是葵涌及青衣一帶,這裡確是一個佔盡地利優勢的重要據點。

最近,筆者因為要寫專欄和參與一些關於水塘設施的拍攝工作,接觸了很多相關的歷史和古蹟資訊,才驚覺到我們走過的山路上,遺留了很多珍貴的產物。當中有幾多珍貴寶藏被埋沒在這石屎土牆背後,而我們卻寧願選擇不聞不問,或選擇匆匆走過呢?事實上,這些東西是成就今天香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應該被我們遺忘的。

前往方法

城門水塘(城門道)起點交通

交通路線下車點備註
82號小巴荃灣兆和街 ⇔ 城門水塘城門水塘(總站) 

大埔道終點交通

交通路線上車點備註
72號巴士大埔太和邨 ⇔ 長沙灣石梨貝水塘 
81號巴士沙田禾輋邨 ⇔ 佐敦石梨貝水塘 
注意事項

假日前往城門水塘的遊人頗多,在小巴站候車需時,建議提早出發或改乘前往可風中學的交通前往。

部分軍事遺跡存在倒塌危險,漁護署亦設有警告牌提示遊人不宜進入,應遵守參觀戰地遺跡守則。

切勿塗鴉或破壞山上的軍事遺跡。

城門水塘一帶至九龍水塘沿途有很多馬騮出沒,牠們或會搶走大家手提的食物,切記不要在牠們面前進食及請勿餵飼馬騮。

Total distance: 5.22 km
Max elevation: 305 m
Min elevation: 115 m
Total climbing: 402 m
Total descent: -415 m
下載路線

這個slideshow需要JavaScript。

城門棱堡又稱「城門碉堡」,由一個位於金山指揮總部的母堡及四個子堡組成,被稱為Strand Palace Hotel,子堡編號為400, 401, 402及403,互以交通暗道相連。棱堡之交通暗道藏地下,皆以守軍英國或加拿大的街道名稱來命名,分別為牛津街 (Oxford Street)、麗晶街 (Regent Street)、比格蒂莉  (Piccadilly)、草市 (Hay Market)、舒佛畢利巷 (Shaftsbury Avenue)及查寧坊 (Charring Cross)。

[資料來源: 城門棱堡歷史資料及香港海防博物館《二十世紀香港之棱堡》]

 

1937至1938年期間,駐港英軍以城門水塘一帶為樞紐,建造了醉酒灣防線,以防禦九龍及香港免受日軍從北面陸路侵襲。1941年12月8日香港保衛戰爆發,日軍於12月9日由針山向城門碉堡進行突擊,12月10日突破了城門碉堡防線,整條橫越金山、城門水塘、獅子山、大老山、飛鵝山至牛尾海全長18公里的醉酒灣防線隨即瓦解。12月13日,所有守軍陸續撤回香港島佈防。

[資料來源: 城門棱堡歷史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