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上篇《【尋古攻略】#01 大潭水塘的水務文物究竟有幾多?》的旅程,我們離開了大潭水務文物徑,然後在陽明山莊沿行人路去黃泥涌水塘。

第六站︰ 首個划艇公園 – 黃泥涌水塘
黃泥涌水塘建於1899年,是香港第三個興建的水塘。自1894年,香港爆發嚴重鼠疫後,當時政府為了增加及改善水源而興建的水塘。於1986年,政府決定停止水塘原來的運作,並把水塘改為本港首個划艇公園,提供了租用划艇和水上單車及設有小食亭服務,直至2017年2月14日情人節當日結束了營業。這個水塘雖然細小,但滿載了不少香港市民的美好集體回憶。另外,水塘曾榮獲1987年香港建築署年度大獎,而且水塘的水壩、水掣房及溢流口於2009年還被列為法定古蹟,前黃泥涌水塘工人宿舍則同年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筆者特別喜愛其梯型設計的溢流口,因為與香港其他水塘常見的拱型或鐘型溢水口不同。
(按下圖有更詳細水務文物的描述)




第七站︰被遺忘的歷史建築物 – 大坑道的輸水隧道
離開黃泥涌水塘,可沿黃泥涌樹木研習徑前往大坑道。在大坑道瑪利曼小學對面,有兩項很易被人遺忘的三級歷史建築物,即大潭水塘隧道出水口及大潭水塘隧道石屋。雖然這兩項建築有鐵欄圍著,但大家仍可以從外面看到。正正就是這一條由大潭上水塘至大坑道長達2.2公里的輸水隧道,為當時香港半山區的居民帶來足夠的食水供應,作為龐大的大潭輸水系統的樞紐,這兩項三級歷史建築物不應該被人忽略。
(按下圖有更詳細水務文物的描述)


第八站︰走過古蹟 – 寶雲道
沿大坑道前往寶雲道與司徒拔道的交界,然後要小心橫過迴旋處走到寶雲道,這條寶雲道是香港繼皇后大道和堅尼地道後興建的第三條主要道路,故當時稱為「三馬路」,但現在已經變成「寶雲道健身徑」,是附近一帶居民十分喜愛的晨運及緩跑徑。從寶雲道前行約五百米左右,大家會發現一座四方形柱,頂部呈錐形的石碑,這便是英治時期設立的其中一塊「維多利亞城界碑」,上面刻有「CITY BOUNDARY 1903」字樣,用作標示當時維多利亞城的範圍,1903則代表豎立界碑的年份。
寶雲道另一個著名景點便是家傳戶曉的姻緣石,大家既然來到當然要去拜訪一下。另外,行經寶雲道的沿途,大家可能會發現部分路段的建築是以棧道形式興建,而且底下鋪設了輸水管,並以英式孔拱橋墩承托,這便是大潭水塘全長5公里的寶雲輸水道。輸水道依山而建,並把大潭水塘的儲水送到中環亞賓尼谷的配水庫,全段總共有98個孔拱,其中最有特色相連的21個孔拱券段於2009年被列為法定古蹟。這項古蹟在居民平時走過的石屎路徑上,旁邊只有一塊簡單的資訊牌,不易被人察覺。這21個連續的孔拱券段全長約148米,其位置大約在寶雲道17號附近,正面向著灣仔地標合和中心一帶,但部分橋墩已被樹木遮蔽著。
(按下圖有更詳細描述)





第九站︰復修的舊軍火庫 – 亞洲協會香港中心 Asia Society
這次行程筆者特意安排在最後參觀一個位於金鐘正義道的展館,其前身為英軍軍火庫,於2012年透過復修和活化而成了今日的「亞洲協會香港中心 Asia Society」,現在主要為舉辦文化與藝術的展覽及演講活動提供場地。我們由寶雲徑出發經堅尼地道去亞洲協會香港中心只需約20分鐘左右,而當日正好有一個畫展及一個關於擴展實景的展覽,所有展覽都是免費入場。另外,中心亦設有一些長期擺放的藝術品,其中2015年由藝術家Antony Gormley設計並擺放在中西區的27座人型雕像,亦只剩下一座還存放在中心的空中花園之上。這座雕像正是想提醒大家不要只顧低著頭看手機,應該抬起頭多點留意身邊的美好事物,放眼世界。

話說回來,筆者最欣賞這裡的地方其實是它把舊軍火庫與現代設計融合的建築心思。大家細心看還會發現中心內的走廊、橋和水池等等設計都加入了一些與大自然有關的元素,讓筆者覺得其中心本身已經是一座大型的藝術展品一樣,相信這座藝術展館可為將來一些保育或活化建築工程作為很好的借鏡。







近期筆者行山時,多了遊覽古蹟和參觀路線上的展館,才驚覺到在高樓大廈林立的城市背後,原來還隱藏了很多珍貴的寶藏。就正如這座位於金鐘的藝術展館,只離我們工作的地方數步之遙,但往往被我們所忽略。由今年開始,我們亦會朝著設計及發掘一些融入行山、遊覽古蹟,以及參觀展覽的路線,希望大家除了上山呼吸新鮮空氣之餘,亦可以在其他方面的知識上有所收穫。接著來,我們會繼續帶大家遊覽香港其他水塘的古蹟,會在【尋古攻略】專欄中為大家更新。
最後,請大家細心欣賞早前我們和兩位航拍攝影師Zen和Zino合力為「亞洲協會香港中心 Asia Society」拍攝的作品「The Man Won’t Move」:-
影片由《Zen Ho Aerial》授權提供: https://www.facebook.com/aerialzenho (YouTube頻道: https://youtube.com/c/zenhoho)
如果大家有興趣了解所有水塘的文物古蹟及被評級的歷史建築物的位置及資訊,可以參考水務文物及歷史建築物列表 (整理中,稍後提供)。
注意事項
- 如果只想遊覽上述一段路線,詳細資料可參考「寶雲道健身徑」介紹。
- 黃泥涌水塘及大潭水塘群建築均列為香港法定古跡,切勿塗鴉及攀爬。
- 亞洲協會香港中心的展館開放時間為星期二至日上午11時至下午6時,每月最後一個星期四為上午11時至下午8時,逢星期一休館。
可參考的分段路線簡介︰
(參考資料來源︰水務署設立的資訊牌及亞洲協會香港中心網站)
在〈【尋古攻略】#02 被忽略的黃泥涌水塘與寶雲輸水道〉中有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