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颱風「山竹」吹襲香港,令到香港除了市區以外很多偏遠地區都變得滿目瘡痍,各地區彷如經歷了一場世紀災劫一樣。 山竹過後,我們也有到處去不同地方協助災後的清理工作,希望盡我們能夠一點綿力。在我們參與的幾次義工活動中,東龍島的發泡膠灘必定是最令大家難忘,而且帶給大家最大的衝擊。
標籤: 今期專題
【隨我行 ‧ 山】小夏威夷瀑布|綠化地改劃興建房屋?
大家知不知道香港有一處地方叫「小夏威夷」? 我們要說的便是位於將軍澳村的「小夏威夷瀑布」,瀑布位於將軍澳村以北的將軍澳石澗內,石澗有多條大少不一各有特色的瀑布,統稱為「小夏威夷瀑布」。
【山竹過後】吉澳的家園毀了 人情味還在
「吉澳」的名字,有吉祥如意的意思,是一個環境優美的小島,一個很多香港人可能未必認識的地方。如今因為受到颱風「山竹」的蹂躪,令到村民的家園盡毀,卻讓大家認識到它是一個充滿人情味和團結的小島。
【今期專題】劫後南生圍 樂土變焦土
2018年3月12日(星期一)南生圍發生大火,期間出現了三條火龍,焚燒了17小時後,終於在翌日(即3月13日)撲滅。豈料於同日下午再度起火,消防在3小時後救熄。漁護署發言人指,今次大火受影響範圍面積大約12公頃。這次災劫相信已嚴重影響鳥類的棲息地及破壞了蘆葦濕地的生態環境。在三月份這個潮濕的季節,一片蘆葦濕地無故起火,究竟是天然災害,還是另有原因,相信你和我都心裡有數。
【今期專題】香港稻田回來「鳥」
眾所周知,香港是一個國際金融中心,維港兩岸亮著五光十色霓虹燈的高樓大廈就像是香港的象徵。其實香港在未變成一個國際金融中心之前,即六、七十年代時,農業發展相當蓬勃,農田耕地處處,人人自給自足。隨著經濟發展,由八十年代中期開始,香港農業逐漸式微。回歸後,香港人的食物主要來源來自外地入口,香港出現大量的棄耕農田。現在,雖然還有少部分農田種植疏菜,但已經好難再找到有農地種植稻米,昔日在遠處已聞到香噴噴的黃金稻田或已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