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氣爽的季節,又到了行山和郊遊的好時候。這段期間,在香港的山上面,除了可以發現到有很多很美麗的芒草外,還會發現越野跑賽事都會特別多,就好像每一個星期都會在熱門的山徑上見到有賽事舉行一樣。
分類: 特別推介
【尋古攻略】#02 被忽略的黃泥涌水塘與寶雲輸水道
承接上篇《【尋古攻略】#01 大潭水塘的水務文物究竟有幾多?》的旅程,我們離開了大潭水務文物徑,然後在陽明山莊沿行人路去黃泥涌水塘。
【尋古攻略】#01 大潭水塘的水務文物究竟有幾多?
【尋古攻略】#01 相信好多人都跟筆者一樣行過大潭水塘或黃泥涌水塘無數次,雖然大家都可能透過資訊牌略略認識到這兩個水塘有不少的水務文物和古蹟,但大家又會不會好奇把它們全部搜集出來,對這些文物的了解又有幾深呢?
【隨我行 ‧ 山】沙洲及龍鼓洲|我們的海岸公園(下)
上一次,我們帶了大家去過西貢的海下灣海岸公園欣賞珊瑚,今次便帶大家去另外一個位於新界西部海域,在龍鼓灘對出的「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這裡是中華白海豚經常出沒的地方。
【隨我行 ‧ 山】海下灣|我們的海岸公園(上)
香港的海洋總面積有1,648.51平方公里,雖然面積只佔全中國的0.03%,但根據2016年的大學研究所得,在香港所錄得的海洋物種佔了全中國約26%,海洋物種的多樣性絕不比外國地方遜色。譬如以香港首批海岸公園之一的海下灣為例子,海中便有多達60種石珊瑚和120種珊瑚魚,而且還有不同種類的海洋生物。
【隨我行 ‧ 山】萬宜水庫東壩|新設東壩專線小巴
相信有很多去過西貢萬宜水庫行山或者郊遊的朋友,如果大家終點選擇在東壩,可能都會遇過在東壩排長龍等的士離開的情況。事實上,距離東壩最近有提供公共交通的地方便是北潭涌,但距離東壩卻有十公里多的路程,所以即使電召的士的收費會昂貴一點,行山人士在沒有其他交通工具選擇的情況下,亦要無奈地接受。
【隨我行 ‧ 山】河背水塘|做小改變守護大自然
今年年初,由於香港的降雨量比較少,令到香港多個水塘如流水響水塘及鶴藪水塘等等都曾經出現乾涸龜裂的情況。不過,我們在四月曾經到訪過位於元朗八鄉的河背水塘,發現河背水塘的存水量仍然非常充足,受到的影響比較輕微。大家可能有所不知,原來河背水塘是官方面積最小的水塘,但大家不要少看它,河背水塘亦曾於1998年入選了漁農自然護理署的郊野公園十大自然風景,可謂十分威風。
【山竹過後】東龍島白膠灘絕景 夠浪漫了嗎?
今年9月颱風「山竹」吹襲香港,令到香港除了市區以外很多偏遠地區都變得滿目瘡痍,各地區彷如經歷了一場世紀災劫一樣。
山竹過後,我們也有到處去不同地方協助災後的清理工作,希望盡我們能夠一點綿力。在我們參與的幾次義工活動中,東龍島的發泡膠灘必定是最令大家難忘,而且帶給大家最大的衝擊。
【隨我行 ‧ 山】小夏威夷瀑布|綠化地改劃興建房屋?
大家知不知道香港有一處地方叫「小夏威夷」? 我們要說的便是位於將軍澳村的「小夏威夷瀑布」,瀑布位於將軍澳村以北的將軍澳石澗內,石澗有多條大少不一各有特色的瀑布,統稱為「小夏威夷瀑布」。
【山竹過後】吉澳的家園毀了 人情味還在
「吉澳」的名字,有吉祥如意的意思,是一個環境優美的小島,一個很多香港人可能未必認識的地方。如今因為受到颱風「山竹」的蹂躪,令到村民的家園盡毀,卻讓大家認識到它是一個充滿人情味和團結的小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