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篇:
安全貼示(出發準備)
- 檢查軚氣是否充足, 剎車是否失靈,轉波是否運作妥當。
- 頭盔也是建議使用。
- 座椅高度是否適合,踩車經驗較佳的車手座椅可調高一點,坐上去後約雙腳腳尖僅僅到地。不太熟習單車者,宜把座椅調低,坐上去後約雙腳整隻腳掌到地。座椅太矮有壞處,除了踩起來腳部屈曲會吃力外,對膝頭關節也是不好的。
- 建議不論何時出發/回程,也安裝頭尾燈,備不時之需。緊記頭白尾紅,不要調轉,不然紅燈裝車頭,晚上被其他車手看不清誤以為你的車頭是車尾,可能會引起意外。
安全貼示(行車)
(1) 不要逆線行車,除非要爬頭,並需在安全情況下才爬頭。如需停下休息,必須把單車搬離單車徑,以免阻礙他人。
(2) 盡量用雙手握把手(尤其落斜時),但也最好具備能力單手踩車,方便有需要時打手號予其他車手作訊號。不要太大力握把手,因為很易令手掌酸痛,以及會令車頭減震能力降低,減低行車的穩定性。至於放開雙手踩車,除了自high外,想不到有甚麼作用,因為不用手踩車會轉移倚賴雙腳做平衡,轉彎也需用上身的力把車向左/右側來完成,是十分浪費氣力的。
(3) 如果踩馬路,不論早上/夜晚也需開頭尾燈,和電單車一樣。行駛時盡量靠左行使,也最好習慣失平衡時向左跌,因為香港交通左上右落,跌左邊行人路會較安全。盡量避開凹凸不平物如水渠蓋以免危險,也必須提防馬路上的小石。
(4) 起步時,建議不要用最重波,直到行車流暢後才轉重波,會比較順暢。
(5) 不要胡亂轉波,以免誤轉輕波時因踏空失重心而跌倒。至於甚麼波段適合,是因人而異,每人腳力體力也不同。總之,一般上斜用較輕波,平路/落斜用較重波,可每分鐘踩70-90腳踏圈的波段,為最理想波段。
(6) 剎車應該先剎後輪(正常左剎車掣為後輪),才前後一起剎,如果高速行駛時急剎前輪,必定會失重心向前翻側。
(7) 一般(尤其沒避震設備的)單車上/落石壆時,盡量落車,不然,整個人的體重壓在單車上/落石壆,對車架/車軚的負荷會很大,會比較傷車。
上斜
上斜是最吃力的,但只要懂使用以下技巧,便能事半功倍:
(1) (i)多用臀力,可上身傾斜向前,坐在座椅後方來實行,(ii)如用大腿力,上身盡量垂直,坐在座椅前方,兩種用力方式輪換休息。如果依然不夠力,最後方法是站立踩車,注意站立時必須膝蓋微曲,否則會傷膝,以及上身向前,不過站立踩車會很消耗體力。
(2) 注意呼吸,一般方法為大力吸氣/呼氣, 二吸氣一呼氣, 或一吸氣二呼氣,因人而異,總之吸氣用鼻,呼氣用口,也要注意呼吸節奏應盡量平均。
(3) 不要過度用力握把手,這會使車頭減震效果大減,手掌/肩膊也會酸痛 。
(4) 如果依然不行,不要死頂,落地推車。基本上上斜要重新起步是極困難的。也切忌準備上斜前以平路加速來加強上斜衝力,這只會打亂上斜的呼吸及節奏,很快便會沒氣力。
(坊間聽到有方法是幻想山上一些物件如汽車,樹用繩拉著自己上山,以提供動力及催眠自己上斜並不辛苦,也不妨試試這個催眠自己方法:) )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歡迎各位隨行友以文字、相片或影片,跟大家分享有關香港郊遊、遠足、攝影、航拍或露營的心得、遊記、趣事及路程規劃等等。
投稿方法:請把閣下的聯絡方法(姓名及電郵地址)、文字、相片檔案或影片(請提供影片存放連結,如youtube)電郵至follow2015atw@gmail.com
#內容版權歸作者所有,FolloMe隨我行網誌管理員則保留最終刊登及修改之權利。